新闻动态

走进明新大课堂在图书馆上“大学选修课”必一运动

所属分类:企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4-09-16 10:57 点击量:

  必一运动想重温大学时光吗?到明新大课堂上“大学选修课”吧。坪山图书馆线下活动重磅回归,一项全新的品牌文化活动——明新大课堂开启。明新大课堂的课程设置聚焦特区改革发展40年,充分挖掘深圳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特色领域,首批课程共六门,市民可以听到胡洪侠、王俊、孙振华、南兆旭、樊林、韩湛宁等六位大咖的课程,将线上线下同步授课。

  坪山图书馆,一个“作为一所开放的大学来办”的图书馆,不只要为居民提供一个优质阅读空间,更希望通过一系列的高品质品牌文化活动,为读者打开一扇窗,拓展视野,指明更多思考方向,引领公共阅读。让坪山人爱读书,让爱书人汇聚坪山。“到图书馆去!”已经成为了坪山居民的生活日常。

  明新意为“明智开新”,言以“明智”,笔指“开新”。“明新大课堂”是面向市民开设的公共课堂,立足“兴趣+系统+专业”,多样化主题、课程化组织、专业化研习。首个系列课程聚焦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以来“深圳奇迹”“深圳速度”背后的故事,重点从阅读、历史、艺术、设计等多侧面多角度呈现特区文化足迹,献礼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

  坪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筠在开课仪式上表示:“明新大课堂由坪山区委宣传部主办,依托坪山图书馆这个平台开展。这个活动是从去年开始筹备的,我们想继‘书话坪山’‘坪山夜话’‘大家书房会客厅’之后,给大家呈现一个不一样的活动品牌。设计为‘课堂’形式,针对的是读者‘深度学习’的需求。我们非常用心地请到了一群参与或是见证了深圳文化发展的文化学者、专家来进行授课。每一位老师的课程,都是深圳文化史的一个侧面。从学术到实践,第一批课程完成后,相信大家对深圳文化、对深圳都会有更系统、更深刻的理解。”

走进明新大课堂在图书馆上“大学选修课”必一运动(图1)

  明新大课堂的课程设置,聚焦特区改革发展40年,充分挖掘深圳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特色领域,为读者提供一系列,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课程,计划于2020年下半年陆续开课。

  首批课程共六门,分别为胡洪侠《深圳阅读史线本书“夜书房版”书单与解读》、王俊《听者有心:大众音乐八讲》、孙振华《深圳雕塑四十年》、南兆旭《深圳,我们的故事》、樊林《与艺术同在:西方艺术史里的故事》、韩湛宁《被改变的世界:故事中的设计史八讲》。

  明新大课堂的授课形式十分新颖,线上线下同步授课。线名左右的学员来到坪山图书馆现场听讲,线上则采用直播的形式公开授课。

  报名所选修课程后,学员需每节课在直播间内完成课程打卡。每个学科学完后,将获得该学科电子版学科证书,优秀学员还能获赠授课老师的签名著作。六个学科全部完成,可获得电子版“明新大课堂”结业证书。有读者表示:“线上报名时,就像大学期间‘选修课抢课’,争分夺秒,心情很激动。来到现场,更加感受到坪山图书馆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这里找回了上大学的感觉,非常愉快。”

  在明新大课堂第一节课,胡洪侠带来了《深圳阅读史线》关于阅读与城市的分享,他选取了11本书作为道具,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如他所述,“以书为路标”,通过丰富详实的史料和大量生动的历史细节,带领学员们一本书一个脚印,重回1980年代的深圳。

  胡洪侠在课堂上表示,打开一座城市的历史,激活市民的往日记忆,可以有多种方式,最常见的是梳理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乃至时尚史、风俗史、建筑史等等。“我在明新大课堂开的这门课,叫《深圳阅读史线》,顾名思义,我想和坪山的读者一起,经由梳理相关书籍的生产与传播,从阅读史角度重新走进深圳特区的40年。”

  一座城市的阅读史,其实就是这座城市的心灵发育史与精神成长史。发掘和梳理城市阅读史,可以发现平日较为沉寂的历史侧面,唤醒曾经深刻影响过我们的文化场景,再次清晰地听到储藏在历史深处的声音。“我会从自己的阅读视角,选择四十种和深圳历史产生过重度连接的书,讲述书里书外、书前书后的故事。我希望以书为路标,铺一条穿越时空的‘书路’,让我们有机会可以再次贴近这片土地,辨认深圳成长的年轮与细节,重温那一次次的披荆斩棘,一次次的波澜壮阔。此门课程不仅是原创,还是初创,它谈不上是中规中矩的阅读史,所以名曰‘深圳阅读史话’。”胡洪侠说道。

  阅读史研究人与阅读文本的关系。通过梳理“谁读、读什么、为什么读、在哪里读、如何读、读得怎么样”等线索,来观察一座城市和阅读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是胡洪侠希望《深圳阅读史线》能为读者带来的思考线索。

  “参加工作已经五年,业余时间一直在持续阅读,也常参加一些讲座活动。今天,当明新大课堂开课铃声响起,我竟莫名涌上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像是瞬间被拉回到学生时代。”有学员谈及自己的感受。

标签: 储藏怎么读